從固體廢棄物與環(huán)境、資源、社會的關系分析,固體廢棄物具有污染性、資源性和社會性。
(1)污染性
固體廢棄物的污染性表現為固體廢棄物自身的污染性和固體廢棄物處理的二次污染性。固體廢棄物可能含有毒性、燃燒性、爆炸性、放射性、腐蝕性、反應性、傳染性與致病性的有害廢棄物或污染物、甚至含有污染物富集的生物,有些物質難降解或難處理、固體廢棄物排放數量與質量具有不確定性與隱蔽性,固體廢棄物處理過程生成二次污染物,這些因素導致固體廢棄物在其產生、排放和處理過程中對視角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污染,甚至對身心健康造成危害,這說明固體廢棄物具有污染性。
(2)資源性
固體廢棄物的資源性表現為固體廢棄物是資源開發(fā)利用的產物和固體廢棄物自身具有一定的價值。固體廢棄物只是一定條件下才成為固體廢棄物,當條件改變后,固體廢棄物有可能重新具有使用價值,成為生產的原材料、燃料或消費物品,因而具有一定的價值及經濟價值。
需要指出的是,固體廢棄物的經濟價值不一定大于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成本,總體而言,固體廢棄物是一類低品質、低經濟價值資源。
(3)社會性
固體廢棄物的社會性表現為固體廢棄物產生、排放與處理具有廣泛的社會性。一是社會每個成員都產生與排放固體廢棄物,二是固體廢棄物產生意味著社會資源的消耗,對社會產生影響,三是固體廢棄物的排放、處理處置及固體廢棄物的污染性影響他人的利益,即具有外部性(外部性是指活動主體的活動影響他人的利益。當損害他人利益時成為負外部性,當增大他人利益時稱為正外部性。固體廢棄物排放與其污染性具有負外部性,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具有正外部性),產生社會影響,這說明,無論是產生、排放還是處理,固體廢棄物事務都影響每個社會成員的利益。固體廢棄物排放前屬于私有品,排放后成為公共資源。
(4) 兼有廢物和資源的雙重性 固體廢物一般具有某些工業(yè)原材料所具有的物理化學特性,較廢水、廢氣易收集、運輸、加工處理,可回收利用。固體廢物是在錯誤時間放在錯誤地點的資源,具有鮮明的時間和空間特征。
(5) 富集多種污染成分的終態(tài),污染環(huán)境的源頭 廢物往往是許多污染成分的終狀態(tài)。一些有害氣體或飄塵,通過治理,終富集成為固體廢物;廢水中的一些有害溶質和懸浮物,通過治理,終被分離出來成為污泥或殘渣;一些含重金屬的可燃固體廢物,通過焚燒處理,有害金屬濃集于灰燼中。這些“終態(tài)”物質中的有害成分,在長期的自然因素作用下,又會轉入大氣、水體和土壤,成為大氣、水體和土壤環(huán)境的污染“源頭”。
(6) 所含有害物呆滯性大、擴散性大固態(tài)的危險廢物具有呆滯性和不可稀釋性,一般情況下進入水、氣和土壤環(huán)境的釋放速率很慢。土壤對污染物有吸附作用,導致污染物的遷移速度比土壤水慢的多,大約為土壤水運移速度的1/(1~500)。
(7) 危害具有潛在性、長期性和災難性 由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其危害可能在數年以至數十年后才能發(fā)現,但是當發(fā)現造成污染時已造成難以挽救的災難性成果。從某種意義上講,固體廢物特別是危害廢物對環(huán)境造成的危害可能要比水、氣造成的危害嚴重得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所轉載的所有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3205845866@qq.com